212个中国品牌荣登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亚洲经济迅猛崛起,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中国作为亚洲经济的中坚力量,经过数十年的品牌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本土品牌。以此为参照坐标,回望我国的农业品牌,差距不言而喻。当前我国农业品牌存在着差异化不足、产品附加值低、溢价能力弱等问题,农业品牌化建设势在必行,不容懈怠。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企业家集团共同编制和发布的2019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于8月27日在香港召开的“亚洲品牌大会”上揭晓。这是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Lab)第十四次对亚洲品牌的影响力进行的测评, 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品牌入选,中国(212)、日本(138)和韩国(49)是入选品牌最多的三个国家。
其中中国(包含港澳台)入选的品牌共计212个,占整个亚洲品牌500强的42.40%,位居第一。在中国入选的212个品牌中,占据前十名的是国家电网、工商银行、海尔、腾讯、华为、中国人寿、中国石油、中国银行、中央电视台、中国移动。其中中国入榜品牌有155个,中国香港30个,中国26个,中国澳门依然只有1个入榜雷竞技RAYBET官方网站。
在入选的212个中国品牌中,传媒是入选品牌最多的行业,共有33个品牌入选。入选数量位居第二到第五的行业分别是金融(23个)、食品饮料(21个)、信息技术(15个)、通信电子(10个)。世界品牌实验室分析认为,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科技品牌相对较弱。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琼·克劳德·拉里齐(Jean-ClaudeLARRECHE)认为:“近年来中国品牌形象有了很大改善,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不过,中国品牌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导地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品牌价值最重要的驱动力是正面的差异化。最好的全球品牌确实建立在有意义的差异化之上。如果中国品牌仅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而与全球最佳品牌相比缺乏差异化,那么它们将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持续的差异化来自于一种我称之为“能量供给”的概念,它是一种优秀的核心产品和能够为客户提供积极情感的附加值结合起来的能力。正是这些额外的情感利益创造了一种真实和差异化的品牌个性,难以模仿并提供可持续的价值增长。”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教授斯蒂芬·沃格(Stephen Woolgar)指出:“复杂的全球贸易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快走技术和品牌双轨路线年,衡量中国经济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能不能涌现一批世界级品牌。但是,世界级品牌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近年来,中国品牌建设的重心逐渐由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向产品、创新和文化三位一体的输出转变。经过数十年的品牌建设和国家支持,有一大批中国的品牌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正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扩大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018年,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将达到76.2%。这个过程中,中国品牌的主要发展策略有两点。一是提升高端市场竞争力, 朝高品质、高品牌溢价、高服务方向发展品牌策略。二是对创新的重视。一方面通过创新推出新品,另一方面,中国品牌也寻求和国外文化和国外品牌的合作,或是进行跨界创新,制造新的价值点和附加值,也提升了自身品牌知名度。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品牌也逐渐摆脱了“廉价”的标签,开始注重打造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道路,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对品质的核心追求、与时代发展和用户需求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当地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加上贸易导致的经济的不稳定,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陷入了瓶颈。2018年,香港GDP增长率只有3%。在品牌建设方面,香港品牌发展也是困难重重。
据麦肯世界集团的研究,目前香港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信任度很低。这个趋势是与全球趋势相违背的。如今,香港只有7%的消费者更信任本土品牌。香港本土品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在文化交融、文化借鉴、取长补短方面的动力与能力都不如其他品牌,导致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调查显示,21%的香港消费者不信任提供数字服务的机构。这样的不信任主要原因是安全和隐私。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背景等因素,形成了消费者更加严格消费习惯。而如今,品牌营销、品牌互动的主要途径都是通过社交网络等数字媒体渠道,消费者对数字服务的高度警惕会对品牌的数字化发展有一定限制。
2018年,地区的GDP总量为5894亿美元,增速只有2.6%。地区制造业和消费科技业比较发达,诞生了很多全球知名品牌。而制造业受贸易战的影响较大,这也成了2019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citiesocial2018年的一份调查研究,消费者对日本设计风格的产品好感度最高,对德国品牌的信任度最高。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文化背景对消费观念的塑造以及消费者对质量的追求。
的大部分科技品牌公司都是从代工起家,包括华硕、明基等。目前承受着来自中国内地品牌以及其他规模更大的全球品牌的压力。中国内地品牌华为、小米后来居上,全球品牌三星、苹果也一直推陈出新保持国际影响力;相比之下,科技品牌的创新能力、品牌营销能力都有欠缺。在产品已经获得消费者认可的背景下,科技品牌的营销可以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时代的新观念,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拥有一批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公司,如富士康、台积电等。然而,制造业品牌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代工,利润率很低,而且很难产生品牌效应,容易受局势影响。
制造业的品牌塑造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制造业缺乏塑造品牌需要的长期视野。打造一个品牌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让消费者逐渐认可产品,继而认可品牌。而为了保持公司的长期活跃性和稳定性,对品牌的建设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制造业的品牌之路还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