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往深圳的航班里坐满了从长三角南下的IC厂商飞机刚在深圳降落,郑刚(化名)就接到了一位上海IC(集成电路)圈子里老熟人的约饭电话。近一周这样的饭局在深圳接连有好几场雷竞技RAYBET官方网站。而在他刚刚搭乘的航班里,大半个机舱里坐满了自己IC圈的熟人。他感觉好似整个华东IC圈的销售们近期都在奔赴广东找客户。
广东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在需求驱动下,最早占据应用终端的市场。华为、OPPO之于手机、比亚迪之于新能源汽车、美的、格力之于家电,这些消费电子龙头企业都扎堆在广东。近些年,随着江苏等地开始做模组,上海等地开始造IC。
以往广东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会优先选用进口电子元器件,博世、霍尼韦尔等国际巨头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但近些年受地缘的影响,自去年开始,不少消费电子企业考虑将原本Plan B中使用的国产化IC器件,彻底替换掉Plan A中的国际品牌。
从Plan B到Plan A的进程中,催生出了一个全新的市场格局,大湾区的市场将留有大量的空白等待国产化新兴力量来填补。因此,国产化IC制造商们近期频频南下,为的就是抓住这一波市场机遇。其中,传感器作为越来越智能化、集成化的电子元器件,已经成为IC圈国产化进程中必争之地。
理由是,传感器不同于一般标准化的IC产品,例如压力传感器在不同场景下,量程大不相同,因此智能传感器制造商更需要与应用端客户紧密来往。
“智能传感器厂商,大部分在深圳有研发部门或销售点,大湾区对他们的企业发展来说举足轻重。”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朱佳骐,在近日举办的“2023深圳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与行业应用交流会”上,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如此说道。
为何不直接把晶圆厂搬来广东?朱佳骐表示,“晶圆厂的建设需要大投入、厚积累,把长三角的晶圆厂照搬来大湾区既需要时间和资金、更需要技术人员的培养。”
虽然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动“强芯工程”,广东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后来居上,逐步成为国家产业发展布局中的第三极。但在技术制造上还是长三角要略胜一筹。叠加,对比海外头部智能传感器集团数百亿级别的营收体量而言,国内智能传感器公司也尚处于几十亿的发展阶段,它们急需做大做强的步伐,一刻也等不急。
“国内智能传感器企业急需两方面的成长,其一是产品线还有待丰富,即便是歌尔、瑞声这样的龙头企业,智能传感器产品线也还较为单一;其二是应用领域有待扩展,像是国际巨头博世不仅在汽车及消费领域做得好,在工业领域也十分出色。”朱佳骐说。
产品线和应用领域看似两个成长方向,但却是一件相辅相成的事情。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同时完成,需要大湾区和长三角两区产业分工和联动。
多位产业界人士建议,“强强联合,才能一同做大蛋糕。”在分工上,长三角发挥封测制造技术上的优势,深圳集中力量攻克更新、更快、更强的技术;在联动上,长三角用心打磨产品的背后,离不开大湾区在应用场景上提供广阔的想象力。
为了促成一场深度交流,朱佳骐所在的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决定继成功举办Sensor China(全球三大传感器展会之一)之后,将从今年开始举办深圳国际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展览会(Sensor Shenzhen)。3月29日至31日,Sensor Shenzhen将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首次亮相。
对比以往在上海举办的展会,Sensor Shenzhen将以智能传感器全产业链及其应用产业链双链互动为特点。“我们这次不仅聚集300多家传感器设计企业,还邀请了20逾条晶圆线多家应用端企业。目的就是为了把产业链上下游打通,让技术和产品直接对话。”朱佳骐说。
深圳宣布在光明区建设一条约产能3000片的8吋MEMS中试线亿元;广州为建设月加工2万片12英寸的MEMS晶圆制造量产线亿元。
朱佳骐表示,深圳MEMS中试线,而非量产线,说明了深圳的一种顺势而为。“目的是方便企业来此做研发和测试,打造更贴合市场的产品,而非取而代之。”
除了在产业联动上,遵从市场化行为,深圳也十分鼓励创新。深圳领导班子对前沿科技的接受度很高。此前有产业内人士表示,深圳市对智能传感器产业非常重视,内部提出“要像重视芯片一样重视智能传感器。”
“现在全市都在学智能传感器。”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教授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说,“不久前,我还在深圳市干部培训上专门开了一堂有关智能传感器的课。”
值得一提的是,张学记教授所在团队是全球率先提出发展智能生物传感方向的团队。深圳智能传感器在“BT+IT”上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业界一股不可小觑的新兴力量。
“下一步我们希望把深圳智能传感器行业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中心。”张学记说,为此深圳大学将联合清华大学组建智能传感器国际研究院,一同攻克世界顶尖技术。
此外,深圳还借由在算法上的深厚积累,实现产品上的创新。比方说,智能驾驶汽车上必备的电子元器件——毫米波雷达,作为智能传感器的重要分支,在中国top 10的毫米波雷达公司中,深圳占据了半壁江山。
“这些毫米波雷达公司的产品亮点,大多是基于算法上的创新。创新是深圳公司最擅长的东西。”深圳市智能传感行业协会会长、安培龙科技董事长邬若军表示。
去年深圳将智能传感器从仪器仪表大类里单拎了出来,成为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时,光明区在产业专项政策上主动出击,支持区内企业使用金融工具,兼并收购国内外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企业,必要时光明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可共同出资参与或提供资金支持,并对成功并购的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
对此,深圳传感器龙头企业安培龙董事长邬若军表示,借用金融工具催熟产业的方式,实际上有助于达成他理想中的商业模式。“我对公司产品线的要求是,每个品类要做到国内前三名,做不到前三就砍掉。到最后,我们手上将集中几十、甚至几百个细分领域的小冠军,成为一个‘冠军集合体’”邬若军说。
除了垂直深耕成为冠军集合体,企业还可以横向把产品整合成为面向不同产业应用的平台。“目前安培龙集中面向汽车和家电这两个行业应用,因为我认为,家电和汽车两个领域,在国内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形成大平台的规模效应。”
这种发展路径,其实在国外早就有迹可循。TDK、贺利氏、村田制作所在成长阶段,都是瞄准了冠军集合体的目标而去。而深圳若是要成为全球的智能传感器中心,也必将遵循这个客观规律。
当以冠军集合体的形式往后发展,邬若军认为,产品最终也将不再局限于应用场景,而是基于材料拉通成为更大的底座。在这个底座上,不仅有大流量的应用平台、多品种的冠军产品,还将汇聚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如同甜酒发酵一样,人越多、温度越高、酒就越甜”。
而每个人才又好似一朵朵散发独特香味的鲜花,交流过程中,香味交融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将催生出一个个不同类别的研究院所,最终串联形成世界最的传感器产业生态。”邬若军说。